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智库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推动智库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就我校申报2026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智库研究项目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两高四着力”,围绕现代化河南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科研优势,组织开展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推动产出一批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智库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选题要求
1.本次项目申报不设选题指南,申请人应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河南如何服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明确的“1+2+4+N”任务目标体系及十项重点工作部署,自拟题目进行申报。
2.选题应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问题导向和较强的创新意识,紧密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突出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研究,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理论实践结合,推动形成具有河南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智库研究成果。
3.申报人要紧密结合所在智库研究方向(航空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和已有研究基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科学凝练选题方向,明确研究目标,注重突出特色,开展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研究,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申报要求
1.申报资格。申请人须为河南省高校备案智库的专兼职研究人员,且为高校在职在编教师,年龄不超过60岁(1965年1月1日及以后)。
2.申报限额。我校限申报3项,依托新型高校品牌智库“航空与经济社会发展高端智库”上报。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
(1)有在研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的主持人;
(2)建设期内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负责人;
(3)所主持的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年内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四、资助经费
智库研究项目经费资助经费为4万元,首批拨付2万元,鉴定等级为优秀的,拨付剩余经费;鉴定等级为合格,不再拨付。经费使用须符合有关财务规定。
五、结项要求
智库研究项目研究期限为1年,逾期未提交结项材料的将作终止处理。申请结项鉴定时,须提交1份调研报告(不少于3万字)和1份决策咨询报告(3000字左右)。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研究成果在省委办公厅《河南信息》《综合与摘报》《要情》、省政府办公厅《调研》《参事建议》、省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参阅》、省政府研究室《策报》、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与建议》、省教育厅《资政参考》等省级及以上内参刊物采用。
2.在中央和省内主流媒体上发表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理论文章(不少于3000字)。
3.研究成果被省直有关部门或设区市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性文件采纳或被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
所有成果须在显著位置注明“2026年度河南省高校智库研究项目”字样和项目编号,未标注者不予承认。
六、申报流程
此次申报工作使用“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平台”完成电子数据的采集和报送。
1.申报系统将于2025年9月18日开通,届时可以登录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网(https://jyt.henan.gov.cn/sk)进行申报。
2.申报人员请自行登录系统注册个人信息,在线填写《河南省高校智库研究项目申报书》。整理相关证明材料(论文提供封面、目录、正文首页,著作提供封面、版权页、目录页,研究报告提供全文及采纳证明),证明材料需含封皮页、目录(标注页码)。
3.申报书、证明材料、汇总表及承诺书(签字盖章),以上材料一式一份,以学院为单位于9月24日中午12:00前交至综合楼442室,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shekechuzhiku@163.com。
七、其他要求
本次申报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并对本校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原创性负责,严格审核证明材料(包括申报书中填报的论文、专著、项目、奖项、相关学术荣誉等原件)。凡提供虚假材料和虚假证明、违反学术规范者,将取消申报人的申报资格,且三年内不得申报省教育厅各类项目。
联系人:程岚婷 联系电话:61912989